南通职业大学:深化产教融合 共筑校企协同育人新高地

发布者:产教融合办公室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2-18浏览次数:10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3121414

南通职业大学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依托南通作为“建筑之乡”的平台和资源优势,以精准服务区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为支撑,深入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实践,助力“服务型”职大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锚定建筑产业需求 确立人才培养定位

学校立足现代建筑产业全景图以及专业岗位对接度分析,有机整合工程造价、物联网应用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室内艺术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等5个专业,构建融合建筑工程设计、智能建造、工程咨询3个岗位群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开展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形成《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和《专业群职业岗位能力清单》,根据现代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要求,融入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化集成及“云物大智移”等前沿技术,设置建筑识图与构造、BIM 技术、装配式等 12个课程模块,重构“能力本位、实践导向、‘1+X’融合、岗位群课程统整”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群特色发展要求与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校企合作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企一方案”“一生一课表”,通过柔性引进强团队、产教融合育双师、国际交流拓视野等工程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实现技术技能型、复合创新型、国际视野型“三型”人才培养。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共筑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围绕“共建、共用、共管、共享、共担”的“五共”理念,以专业群为主体,对接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产权明晰、多方参与、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和运行高效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实现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遵循“双身份、双主体、双课程、双基地、双考评”的“五双”原则,以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契机,围绕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制定融入“双本位”课程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实现“校学企践、学践交融”的校企多轮循环,构建“双本位、多循环、交替递进”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联合区域内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相关院校等共建产教联盟,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先后建成南通建筑产教联盟(职教集团)和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产教联盟。其中,南通建筑产教联盟获评江苏省级职业教育示范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案例入选江苏省现代学徒制优秀管理案例;成立职大—智聚装配式建筑、新大陆、中望工业软件等多个产业学院。

加快产学研创融合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

学校积极聘请或柔性引进大国工匠、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来校任职或兼职,通过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产业教授工作室,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融合“校内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名课优师队伍”三支队伍、“项目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双语教学能力”三层培养、“专业建设团组+课程开发团组+技术研发团组”三种团组于一体的混编教学团队。鼓励教师深度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教师实践指导、教学案例提取、教学资源转化和应用服务创新等能力。

学校整合“政行校企”资源,聚焦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集教学中心、职培中心、研发中心、“四技”中心、文化中心、双创中心等于一体的高水平集成平台。先后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教授级高工2名、江苏工匠1名、产业教授5名;获批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装配式建筑施工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项能力实训示范基地等;获评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立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十四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3部;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3项。

(作者:吴志强 朱亚林 姜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