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教工委〔2017〕132号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淮北市职业教育办公室,各高等学校、厅属中专学校,委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事业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奋力展现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作为新气象,努力谱写安徽教育新篇章,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扎实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教育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开创性、里程碑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大会批准了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对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必将更好发挥规范和指导作用。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了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动员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在党的旗帜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深悟透。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既要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扎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全覆盖,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师生头脑
贯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在全省教育系统迅速组织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大调研、大落实,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我省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重点抓好“六个一”。
1.统筹推进一系列学习培训。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党中央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分层次、多形式、有质量的学习,务求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覆盖到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和德育课、所有教职员工和所有学生。抓好专题部署。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深入研讨,坚持领导率先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悟,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入脑入心。落实“三进”工作。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列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在网上开设学习讨论专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网站。创新学习方式。要以支部为单位,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既要充分运用宣讲会、座谈会、研讨会和培训班等传统形式学习,又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采用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把学习引向深入。要通过组织党员有计划地上好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的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党史展览、瞻仰革命旧址及烈士陵园、深入研读党章等形式,运用好安徽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组织“省市县校”四级培训。省委教育工委依托省委党校,会同省委组织部,举办高校领导班子和二级机构负责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班;会同省委宣传部举办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依托教育部培训基地,办好辅导员和思想课教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协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对全省所有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网络培训。各市、县、校要举办相应培训班,形成“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
2.深入开展一系列宣讲活动。根据省委要求,从现在起到明年初,在全省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贴近关切,创新方式,让广大师生员工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组织“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活动。开展“十百千万”宣讲对谈。11月上中旬,省委教育工委组织10位领导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等成立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利用一周左右时间,赴各市和高校开展集中宣讲。各高校要组织开展“100名(每校至少1名)优秀辅导员‘高校巡讲’和‘网上巡礼’活动”;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特点打造1000个(每高校10个)十九大精神学习示范课堂;以学校为单位成立10000个(高中阶段和初中每校2个、万生以上的高校每校50个、其他每所高校10个)学生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小组。各地各校要积极配合、积极跟进,深入开展宣讲对谈活动,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到班班讲、人人懂,实现师生全覆盖。成立校级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结合学校的实际,组建以学校党委负责人为团长,学校中层领导干部代表、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和思政课教师骨干为成员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以学生会负责人为团长、以学生骨干为团员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报告团,深入到广大教职员工、广大学生中,全面准确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积极配合组织好中央、省宣讲团的宣讲活动。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结合分管工作讲一次专题党课,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近师生。
3.大力建设一批研究基地。成立研究中心。各地各校特别是高校要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设立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建立相关研究平台,深入开展专题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阐释,当好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形成理论研究阐释的燎原之势。创办学生社团。各高校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成立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学生社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更好地发挥理论学习骨干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社团的带动作用。加强学科支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招收相关方向研究生,加强学理阐释和准确解读。
4.努力推出一批调研成果。开展大调研。组织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负责同志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调研活动,委厅负责同志结合分管工作,每人牵头一两个专题,11月上旬分赴基层,结合宣讲进行调研,把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路举措谋深谋透谋实。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结合本职工作,沉下身子到高校院系、到基层学校、教研单位,学习调研,总结经验,思考问题,寻策问计。撰写理论文章。要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确定一批重大研究选题,组织专家教授深入研究,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增进广大师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省委教育工委重点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十九大精神学习阐释理论文章,择优在《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将在省教育厅官网、公众号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谈活动。组织课题攻关。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重大课题攻关,举办十九大精神论坛,深入开展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和政府决策参考。出版相关读物。设立高校主题出版项目,省委教育工委公开出版发行安徽省教育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论文集,开展新一轮高校学报质量监测;各地各学校针对大中小学学生特点,组织专门力量,积极编写党的十九大精神通俗读本、教学活页等。
5.全力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机融入各种教育活动之中,进一步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省委教育工委举办一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晚会,在全省高校和省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巡回演出。在全省高校中,开展一次“学习贯彻十九大,我看高教新变化”演讲比赛,激励广大教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凝聚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每年组织一次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2018年,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分六个组别,开展校园读书创作活动。
6.积极营造一个浓厚的舆论氛围。制订完善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宣传计划,精心策划、集中报道,切实形成宣传合力,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加强典型宣传。广泛宣传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切实发挥典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宣传方式。运用图解图说、动漫动画、网络视频等接地气、形象化、通俗化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好宣传阵地。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技术,开辟专题专栏专版,网上网下全覆盖;充分运用校园报刊、电视、宣传栏、橱窗、简报,以及校园网、手机报、微博、微信、学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及时、全面、深入地做好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会议、活动及师生反响的宣传,加强不同媒体的互动,形成宣传声势,打造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立体化宣传格局。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务要求,努力谱写安徽教育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聚焦本领域本单位改革任务、发展目标、服务要求,聚力实施若干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重大改革试点、重要政策举措和重点工程项目,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抓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永远跟党走”主题社会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施好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培育“名师工作室”“精品课程”等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开展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关爱育人、网络育人“五个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一批“五个育人”示范区和示范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探索提升工作质量、营造合力育人环境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建立健全高校一体化育人机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编写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师好用、学生爱读的校本教材。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优化美育资源配置,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召开全省会议部署推进。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根江淮大地办教育,加快发展具有安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完善教育现代化顶层设计。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制定《安徽教育现代化2030》,对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中长期规划;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启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贯彻落实面向2030年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略行动计划,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各地各校要研究出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举措和配套文件,不断提升我省教育综合实力。
3.打好教育改革攻坚战。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人才根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力度;加大对民族学校支持力度,健全对口支援机制;办好特殊教育、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提升高校综合实力,不断强化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办好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育人机制;完善教育立法和实施机制,提升教育法治化水平,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执行本科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强化安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卓越拔尖人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革完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4.积极回应人民教育关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目标,回应人民关切,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挥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纠正“小学化”倾向,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加大义务教育力度。坚持均衡发展、标准化发展、一体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着力化解“择校热”“大班额”;规范中小学生社会培训,严格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审查,加强对无证无照社会培训机构的整治;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要,探索实行弹性离校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和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老区贫困地区和库区的支持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中职免学费和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高等学校国家资助政策,实施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受到教育,为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夯实根基。
5.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2018年作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强化思想武装。在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师生头脑。完善制度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党委工作体制机制文件、院系党政联席会实施细则、高校党建工作测评体系等制度,健全高校党委、院系、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提高党建质量。对接教育部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要求,深入推进学校系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广泛开展党建示范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加强统筹指导。继续做好省管高校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工作,抓好厅直属高校和厅属中专学校班子建设,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分类指导。召开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中小学党建工作会。
四、切实加强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组织领导,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作风,把学习贯彻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实,坚持系统部署,统筹推动落实。
1.注重工作统筹。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干部师生思想实际,认真制订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全面系统规划,创新育人载体,凝聚工作合力,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组织保障,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2.突出教育特色。要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省委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教育系统实际,遵循教育事业发展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在学习宣传贯彻中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用学习成果指导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用实践收获来检验学习成效。
3.创新方式方法。要创新形式载体,探索方法手段,充分运用各种符合教育实际、深受师生喜爱的鲜活方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不断增强学习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采取富有时代特色、体现实践要求的方法,推动传统宣传工作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努力增强学习宣传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高学习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4.抓好责任落实。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体现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和安排明年各项工作之中,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制度和实施办法,科学制订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要加强日常指导,定期开展督导,按照岗位分解任务,把责任落细落小落实,进一步激励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勇于开拓、敢于担当,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各地各高校、厅属中专学校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情况,请及时报告省委教育工委。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2017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