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孤独的人其实更擅长社交?

时间:2020-04-28浏览:372


对于那些真正体会过孤独的人来说,承认孤独是一件困难的事。当你承认了自己的孤独,你等于承认了“自己需要着、渴望着别人”,同时承认了“没有人在回应你这方面的需要”。承认孤独等于承认了某些方面的失败。而这种失败里有着令人羞耻的刺痛感。

孤独有很多层面,“存在”层面的孤独要留给哲学家去探讨,而有很多人的孤独,还是与社交隔离有关。这些人可能有以下表现:不太适应社交场合;不太聊微信,聊了几句之后就为“谁该说最后一句话”感到尴尬;害怕和同事吃午饭;不主动发起与人之间的互动;即便别人发起了互动也经常拖延回复;有的人浑身还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场。那么,这些人真的是不“擅长社交”么?如果把“擅长社交”定义为“解读人际间的信号”,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孤独的人原本更擅长解读社交信号

2015年春天发布的一项研究里发现,孤独的心理状态会让一个人的死亡风险提高26在这个研究结果出来之后,学者们开始研究是什么导致了一个孤独的人一直保持着孤独的状态。具体来说,他们希望发现“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人的孤立和隔绝?”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对这些社交隔绝的人有一种根本的误解:人们误以为他们缺乏解读社交信号的能力,而事实上,他们不但能够解读,并且在理解人际间信号的能力上,甚至比那些不孤独的人更出色。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结果显示,问题出在,当这些人开始注意到“自己可能在被评价”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让他们的社交能力完全丧失。

实验开始前,所有的被试都接受了针对孤独程度的测试。在实验中,被试被要求解读电脑屏幕上的表情照片,并他们为这些表情对应一种情绪:愤怒、恐惧、快乐、或悲伤。当没有被告知这是一项社交技能测试时,那些报告在生活中不太容易交朋友、不太容易维持友谊的人,表现得比那些报告在这些没有问题的人更好。他们能够更精确地解读做出表情的人在那一瞬间的情绪。

而一旦事先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他们社交技能的测试,这些人就仿佛“卡壳”了一样,他们的表现,立刻比那些在孤独测试中显示不那么孤独的人要差了很多。

过去也有研究发现,越是孤独的人,越能精确的解读面部表情和嗓音语调。学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孤独的人会花更多的注意力在这些情绪的线索上,因为他们是如此渴望能够找到人际间的链接和归属感。——这无意间就训练了他们的人际解读能力。

然而矛盾的是,这种能力只有在他们不紧张的时候才能得到好的发挥。当他们由于强烈的“被喜爱、被接纳”的渴望而倍感压力,他们就会开始有二次揣测(second-guessing)和过度思考(over-thinking ),这样的二次揣测和过度思考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原本超群的人际能力。这种紧张感就是一种“表现焦虑(performance anxiety)”。表现焦虑是社交焦虑的一种亚类型。

每个人所必经的社交焦虑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强烈的愿望成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并被这个群体所接受。我们需要被同伴喜爱——这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而社交焦虑就是对“我们无法被接受”这一后果的恐惧。

一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体会过社交焦虑。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大多数时候,这种暂时的焦虑感并没有严重到需要被称为是“疾病”的程度。不过如果一个人在长时间内一直处于这种焦虑中,并且这种症状持续干扰着他的生活,他就可能患上了社交焦虑症。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里,对社交焦虑症大概有以下几个诊断标准:

       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和焦虑。

       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

       社交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害怕或焦虑。

       主动回避社交情况,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社交情况、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威胁不相称,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社会功能的损害。

有些极端的社交焦虑症患者会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缓解自己的这种苦恼,他们可能会过一种相当孤立地生活。他们不会结婚,只有几个朋友而且不会出去聚会。在这种生活中,他们没有太大的苦恼,因为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过,在某些时刻他们还是会感到一种想要与他人接触,去社交的渴望。这时他们就会感到孤独。而当他们真的处在要和人有接触的情境中时,他们会感到焦虑。

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自我意识”和羞耻

在谈论社交焦虑时,我们不得谈到“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这个概念。自我意识,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是不一样的概念。后者是一种具有反思性的、健康、积极的状态。而自我意识则是“十分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在下意识的假想中,自己好像始终被“注视”着;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在人群中觉得“所有的人好像都在看我”——都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维基百科说,由“自我意识”带来的不愉快的感觉,有时和“羞怯”以及“被迫害妄想”联系在一起。

每个人“自我意识”的程度不同,一些人强,一些人弱。“自我意识”强的人,不管在做什么事,都还是会有一部分注意力留在自己内在的情绪和想法上。而“自我意识”弱的人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外部。“自我意识”弱的人更容易达到“忘我”的状态,他们是那些能够在人前忘我地表现的人。而“自我意识”强的人更不容易放开,更拘谨,也更容易把外界发生的事归咎到自己身上——他怎么往这边看了一眼,一定是我做了什么奇怪的举动,类似如此。

早在二十年前,就有研究证明了,“自责”和“羞耻”会带来造成“高自我意识”。那些经历过拒绝、以及由痛苦带来的负面情绪的孩子,会更容易注意到内部世界,更频繁、更敏感地感知到痛苦的状态。这个过程会进一步带来他们消极的思维模式,让他们进入“痛苦-消极思维模式-痛苦”的恶性循环:当他们恐惧,他们感知到的他人危险、自身脆弱,他们进而更恐惧;当他们羞怯,他们感知到他人充满吸引力,却潜藏着批评和拒绝,他们进而更羞怯。研究发现,这一模式会在他们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

如果本文读到这里,你感觉自己有一些社交焦虑以及“高自我意识”,不妨仔细体会自己在人际中感到不舒服的瞬间。你不难发现有一种“羞耻感”与它们密切相连。你会倾向于把一些模凌两可的信号直接解读为拒绝,然后为这种被拒绝感到隐秘的羞耻。或者你把一些无心的信号感知为别人的评价,然后因为被注视和被评价感到羞耻。有研究认为,这种羞耻感的形成,和童年时的“被尴尬”经历有很大关联。在童年时经常被开一些有羞耻感的玩笑,有一些困窘的家庭环境(如贫穷、不体面的父母、不能说的秘密等),都会带来这种尴尬,从而让羞耻成为后来的一生中经常被触发的一种感觉。而羞耻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感受。

孤独的人怎么办?

研究首先发现,当有批判性的“自我意识”被降低的时候,当一个人在人际中更少地感觉到自己的时候,行为上的不足(脸红、结巴等)会很大程度上消失。 此外,针对社交焦虑症,抗焦虑类药物联合心理治疗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认知行为疗法也被广泛采纳。哈佛商学院的教授Alison Wood Brooks则提出了一个更加简单直接的办法:请你把你感受到的“紧张”感,重新定义为“兴奋”——告诉自己我感受到的心慌气短并不是在紧张,只是在兴奋。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认知的改变,就能让人在公众表现中发挥地更好。另一个可以做的认知改变是:看完今天的文章,那些相对在社交上比较隔绝的小伙伴,你们应该可以相信,你们并不是不具备社交技能。你们原本就具备了对社交信号的精确解读能力,你需要做的只是跳出自己的思维之外,做最本能的回应。在人际中,你真正需要学习的只有一件事:忘记自己。